港 信  基 金 

客服热线:400-853-0098

客服QQ:1597853499





行业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图片
内容标题

超常规宽松退潮,长债利率再创反弹新高

信息来源:港信基金     日期:2016-12-12     阅读:2122次

 

港信一周评点

经济层面,11月CPI与PPI继续回升,制造业PMI等调查类景气指标持续好转;但电厂耗煤增速逐步回落,显示工业生产似乎并不强劲。宏观数据间的背离可能主要来自入冬以来环保限产的影响,一方面造成了工业生产偏弱,另一方面也导致供给受限,价格上涨。

市场层面,本周国内债券市场去杠杆压力进一步上升,10年国债最高接近3.15%,创反弹新高。欧央行尽管延长了QE期限至2017年末,但意外缩减了购债规模,推动欧元区及美国长债利率也创出新高。值得注意的是,本周非美货币汇率出现分化,尽管美元指数再度回升,但新兴市场货币进一步回升。前期美元汇率与美债利率同时走强的模式对全球经济和美国自身都有较大的伤害,不可持续。近期新兴市场货币和商品货币的回升可能是美元汇率筑顶回落的先行指标。

港信周观察

环保限产抑制工业生产。11月以来,一方面国内工业品价格大幅上涨,PMI等调查类景气指标进一步上升。另一方面电厂耗煤量同比增速逐步下滑,12月上旬同比仅增长3.3%,大幅低于10月13.2%的平均水平。再考虑到去年11-12月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上游停产较多,当前的工业生产势头并不强劲甚至较弱。上述矛盾的现象很可能与入冬以来的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环保限产有关。以钢铁行业为例,在利润较好的情况下目前全国开工率甚至低于去年同期。这一方面造成了工业生产偏弱,另一方面也导致供给受限,价格上涨。

出口仍然疲弱。11月以美元计价的中国出口同比增长0.1%,尽管大幅好于10月的-7.5%,但仍弱于亚洲其他出口型经济体。二季度以来在全球贸易复苏的背景下,韩国、台湾和越南外向型经济体出口改善明显,11月韩国、台湾、越南的出口金额合计同比增长7.0%,自5月以来增速持续高于中国。

欧央行缩减QE规模,超常规货币宽松退潮。12月欧央行议息会议维持基准利率不变,在将QE延长9个月至2017年末的同时,也将每个月购债的规模由800亿欧元降为600亿欧元。尽管延长QE符合市场预期,但缩减QE规模却是在市场意料之外的。2014年以来,在美联储退出QE乃至开始加息的情况下,欧央行和日本央行是全球货币宽松的主要引擎。欧央行开始缩减QE规模,进一步确认了在经济和通胀回升的背景下,超常规货币宽松政策将逐步退出。

银行间资金面有所宽松,资金利率稳中有降。本周银行间资金面较为宽松,央行MLF操作的目的更多是在债市大跌后安抚市场,其后的美日公开市场操作均保持净回笼,全周共回笼2075亿。周五银行间全部回购加权利率为2.35%(↓6bp)。短期利率方面,周五银行间1天和7天回购利率分别为2.24%(↓9bp)和2.57%(↓16bp)。长期资金利率方面,1M和3M回购利率分别为4.23%(↑118bp)和4.43%(↑46bp)。AAA级1M、3M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为3.80%(↑30bp)和3.90%(-),6M和1Y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分别为3.50%(↑15bp)和3.55%(↓14bp)。

人民币汇率短期贬值压力仍然较大。本周美元指数走强再次为人民币带来压力。周五美元中间价升至6.8972(↑02.6%),在岸USD/CNY收于6.9005(↑0.27%),周五USD/CNH收于6.9282(↑0.84%)。多项指标显示近期人民币贬值压力有所加大。本周人民币对我们模拟的CFETS货币篮子环比持平。首先,本周在岸USD/CNY日均成交量升至344亿美元(↑27亿美元),仅次于今年首周的346亿美元。其次,本周离岸人民币资金面仍然偏紧,尽管隔夜和7天CNH HIBOR有所回落,但6-12个月CNH HIBOR仍处于今年2月以来最高水平。第三,本周在全球外汇市场银行波动率整体下行的情况下,USD/CNH平价期权隐含波动率升至3月末以来新高。

去杠杆推动国内债券收益率进一步上升。债券收益率升至年内新高后,引发部分理财资金赎回委外,债市去杠杆加速。一级市场方面,周二市场暴跌后买盘浮现,周三的国债、口行债和铁道债发行对市场起到了稳定作用,本周政策性金融债认购倍数由上周的2.44倍回升至3.02倍。二级市场方面,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收益率上行约10bp,低等级信用债收益率上行约15-20bp。10年国债和国开债活跃券收益率最高分别升至3.14%和3.50%,周五回落至3.10%和3.45%。

美债利率再创新高,非美货币分化。欧央行缩减购债规模推动欧元区长债利率进一步回升,10年德债利率升至0.37%,10年期美债利率也升至2.47%,均创反弹新高;发达国家国债期限利差也创反弹新高。汇率层面,非美货币出现分化。尽管欧元大幅走弱带动美元指数反弹0.8%,但新兴市场整体上涨0.9%,商品货币整体上涨0.8%。前期美元汇率与美债利率同时走强的模式对全球经济和美国自身都有较大的伤害,不可持续。近期新兴市场货币和商品货币的回升可能是美元汇率筑顶回落的先行指标。

外资再次流入亚洲新兴市场。伴随新兴市场货币升值,本周亚洲七个新兴市场结束六周的外资净流出,由净流出3亿美元转为净流入10亿美元。

图片